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火炮?
内战时期用的最多的是“拿破仑炮”,机动性强、火力凶猛、制造和使用极为简单的有效武器。由青铜铸造而成。 主要型号有M1857型12磅(5.44公斤)野战炮和M1841型6磅(2.54公斤)野战炮。 M1857型12磅野战炮炮管长66英寸(1.676米14.3倍口径),口径117mm,炮身重1227磅(556.57公斤)左右车轮直径57英寸(1.45米),全重(炮身、炮架加上车轮)重2445磅(1109公斤)。全炮组合(全炮加上前拖车上和附带弹药箱)共重3865磅(约合1750 公斤)。 M1841型6磅(2.54公斤)野战炮口径为93mm,身管长1.52米(16.3倍口径),炮重389公斤 拿破仑炮和同时期的大多数火炮一样可发射实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
机枪在美国南北战争时就已经出现了,为何在几十年后的一战才大放异彩?
是的,在南北战争的时候,原始的机枪加特林就已经在战场上被应用。
不过,由于这种机枪的设计方式非常原始,没有自动装弹系统,需要通过手摇的方式进行供弹,效率低,射速不稳定,也不利于瞄准。还有就是这种机枪在野战部署的时候也极为繁琐。
(加特林机枪,注意后面的手柄)
可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射程远、威力大,所以一直被作为炮兵来使用。
可惜先天性的不足,让它的作用无法和大炮相提并论,所以在战争中并没有大放异彩。
直到马克沁机枪被英国人研发出来之后,这种自动火器的威力才真正在战场上凸显出来。
那时候英国人也是把马克沁机枪当作炮兵武器来使用,这种武器由于自动装填的优势,使它每分钟的射击速度达到580每分钟。能够轻易封锁数十米宽的正面,其作用远超步枪,唯一的缺点就是射速太快,耗弹量大,一般军队用不起。
一战之前,英军在战场上曾经多次使用马克沁机枪并取得了巨大战果,对这种武器的威力还是非常了解的。但是真正将马克沁机枪的威力展现出来,还是借助了德国人的双手。
在一战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依靠1000多挺马克沁机枪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就杀掉了数万英军。
德国人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战果,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日俄战争的时候就发现使用马克沁机枪的俄国军队曾经多次击退了日军的攻击,并且在战场前面造就了一段日军永远无法通过的死亡地带。
这让德国军事观察员们对这种武器的威力印象深刻,开始在军中大规模装备。
一战爆发后,机枪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使用机枪的战术也日趋灵活,各个国家才真正把这种自动武器重视起来!